實驗設計原則

-
迷宮結構標準
-
迷宮由兩條開放臂(30 cm × 5 cm)和兩條封閉臂(30 cm × 5 cm × 15 cm)組成,十字交叉中心區(qū)為5 cm × 5 cm。
-
開放臂邊緣設置0.5 cm高凸起以防止小鼠跌落,封閉臂頂部透明亞克力板覆蓋。
-
迷宮整體離地高度50 cm,臂間夾角90°,材質為黑色磨砂PVC以消除反光干擾。
2. 環(huán)境控制參數
-
光照強度:開放臂區(qū)域維持30±5 lux,封閉臂<10 lux(通過可調光LED燈控制)。
-
噪音水平:實驗環(huán)境背景噪音≤45 dB,采用隔音艙或吸音材料處理。
-
溫濕度:22±2℃,相對濕度40%-60%,使用獨立空調系統維持穩(wěn)定。
實驗操作流程
1. 動物適應階段
-
選用8-12周齡SPF級C57BL/6J雄鼠(體重20-25 g),實驗前7天單籠飼養(yǎng)。
-
實驗前3天每日進行30 min環(huán)境適應(僅開放迷宮中心區(qū)),適應期光照強度15 lux。
-
實驗前24 h禁食不禁水,實驗前1 h轉移至行為學實驗室(保持黑暗環(huán)境)。
2. 正式實驗步驟
-
定位階段:將小鼠面朝封閉臂置于中心區(qū),記錄5 min內行為軌跡。
-
數據采集:
-
-
-
頭部探出次數(軀干未進入開放臂但前肢伸出≥2 cm)
-
-
倫理要求:單只小鼠實驗間隔≥10 min,使用75%乙醇擦拭迷宮去除氣味干擾。
數據分析規(guī)范

大鼠/小鼠高架十字迷宮實驗,XR-XG201,上海欣軟
-
核心指標閾值
-
焦慮樣行為判定:開放臂進入次數<3次/5 min或停留時間<15%
-
運動活性指標:總活動距離>10 m提示藥wu/基因干預可能影響運動功能
-
探索行為閾值:頭部探出次數>8次/5 min提示環(huán)境新奇性偏好
-
統計學處理
-
采用雙因素重復測量方差分析(Group × Time),顯著性水平設為p<0.05。
-
效應量計算:Cohen's d>0.8視為具有臨床意義差異。
-
異常值剔除:采用Grubbs檢驗(α=0.05)處理離群數據點。
質量控制要點
-
時間窗控制:每日實驗時段固定(9:00-12:00或14:00-17:00),避免小鼠生物鐘波動。
-
操作一致性:實驗者與小鼠距離保持>1 m,避免視覺/聽覺接觸。
-
設備校準:每周使用激光測距儀驗證迷宮尺寸誤差<0.2 mm,光照度計校準誤差<±2 lux。
-
數據盲法:采用視頻追蹤系統(如Supermaze、Visutrack等動物行為學分析軟件)自動分析,人工復核比例≤20%。
特殊情形處理
-
凍結行為:連續(xù)30 s無移動需終止實驗并記錄為"行為僵直"。
-
墜落事件:發(fā)生跌落立即中止實驗,該數據納入"意外終止組"單獨分析。
-
設備故障:實驗中斷超過2 min需重新適應環(huán)境30 min后重測。
行為學實驗方法根據實驗人員需求調整設計,上述方案僅做參考。
如果您也對動物實驗感興趣,歡迎關注和推薦關注微信公眾號:BrainTalks, 知鼠科學,專注于動物神經科學與行為學的實驗知識的方法傳播與分享交流,您可以推薦給您身邊的朋友、同學以及老師,我們會定期更新您需要的相關實驗方法的視頻和文章,希望能對大家?guī)韼椭?
對實驗設備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聯系劉工13262879783
